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大宗商品產業數字化發展(青島)論壇暨中儲京科“貨兑寶”推介會啓幕。 胡耀傑 攝
中新網青島9月3日電 (記者 楊兵胡耀傑)大宗商品產業數字化發展(青島)論壇暨中儲京科“貨兑寶”推介會3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啓幕。中國大宗商品貿易行業重點企業的二百餘名代表與會,圍繞大宗商品產業數字化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當前,中國大宗商品市場發展十分迅速,數據顯示,2020年1月,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CPI)達152.53點,創下近7年曆史新高。與此同時,大宗商品行業數字化程度低,“貨難管、錢難管、價難管、授信確權混亂”等一系列場景痛點長期存在,金融機構由於放款風險大,推進大宗商品行業供應鏈金融存在“掣肘”,難以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困境。
中國大宗商品貿易行業重點企業的二百餘名代表與會。 胡耀傑攝
青島前灣保税港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趙士玉認為,據統計,全球每年大宗商品的產出值大致在10至20萬億美元的規模,佔世界GDP的近20%。隨着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及“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持續推進,大宗商品交易正在向規模化、專業化、規範化和國際化轉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也為大宗商品交易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大宗商品行業正面臨新的機遇,而數字化、智能化在未來的三十年中會成為中國非常明確的一個發展趨勢,所以大宗商品行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必然成為中國未來引人關注的產業。
中儲京科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嘯宇表示,生活消費品伴隨着電商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已經有效的完成了數字化智能化的升級改造,大宗商品產業將成為下一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藍海,而且有機會創造出比生活消費品更大、更廣、更深層次的數字化產業。大宗商品與消費品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消費品不必要做到四流合一,而大宗商品必須要四流高度統一,大宗商品產業的現狀主要存在倉儲物流、資金流、商流、價格風險四個痛點。
京東數字科技集團副總裁李波介紹説,此次大會帶來了“貨兑寶”平台,為解決行業痛點,從去年開始與中儲合作一起推出大宗商品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目的是把原來的核心科技能力做有機結合,最終把“貨兑寶”的業務能夠實現交易的在線化,幫助金融機構降低資產的風險,幫助大宗商品行業裏的企業能夠更加便捷的獲得融資支持。
據悉,本次論壇為期2天,由青島前灣保税港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理委員會、京東數字科技集團等聯合主辦,設主論壇及3場分論壇,旨在以數字科技“聯結”金融機構和產業,助力大宗商品領域數字化提速。(完)